梨 园 剧 场 简 介
梨园剧场是京城首家茶座式剧场,八仙桌、盖碗儿茶、北京小吃,北京京剧院的京剧。自一九九〇年十月八日开锣唱戏,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寒暑。这里除了大年三十儿晚上,天天都在上演京剧。 每当华灯初上,中外戏迷游客就齐集这里,吃北京小吃,品盖碗儿茶,听原汁原味儿的京剧,感受惬意的“老北京”生活。在这里您还可以观看演员化妆、与演员合影留念,甚至可以亲身尝试穿上戏装、勾个脸谱,体验和互动,给客人提供全方位的新奇感受。, 梨园剧场是前门建国饭店与北京京剧院合办的演艺场所,他们通过战略结盟,以京剧文化为媒,搭建了一个京剧走向世界的大舞台。在这舞台上,许多京剧大师、名角儿都亮过相,还培养、提携了一代代京剧新人,生旦净丑,轮番登场;唱念作打,全使真功。这里连续13年蝉联了北京旅游紫禁杯“最佳晚间活动场所”称号。 “登长城、吃烤鸭、看京剧”,如今已经成为来京外国旅游者的“必修课”据统计,每十位来北京的外国旅游者中就有一位来“梨园剧场”看过京剧。 梨园剧场先后接待中外宾客460万人次,演出逾7100场,韩国总统金大中、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、秘鲁总统藤森、爱沙尼亚总统伦纳特·梅里、比利时参议长佛兰 克斯瓦伦等几十位国家元首、政府要员都曾在此观赏举世闻名的中国京剧。 梨园剧场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(原宣武区)永安路175号,北京前门建国饭店 1层 京剧小常识 京 剧 简 介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,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。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,吸收了昆曲、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,主要唱腔有二黄、西皮两个系统,所以京剧也称“皮黄”。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、四平调、高拔子和吹腔。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,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,其中除来自徽戏、汉戏、昆曲与秦腔者外,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。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。既有整本的大戏,也有大量的折子戏,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。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,早期分为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、武行、流行(龙套)七行,以后归为生、旦、净、丑四大行,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。“生”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,又分老生(须生)、小生、武生、娃娃生。“旦”是女性角色的统称,内部又分为正旦、花旦、闺门旦、武旦、老旦、彩旦(揺旦)刀马旦。“净”,俗称花脸,大多是扮演性格、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,化妆用脸谱,音色洪亮,风格粗犷。“净”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,如包拯;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,如曹操。“丑”,扮演喜剧角色,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,俗称小花脸。 京剧脸谱的分类有:整脸、英雄脸、六分脸、歪脸、神仙脸、丑角脸等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