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愁,不仅是一种情怀,也是一种文化力量
马上春节到了,春运又将成为一个全社会的话题,而乡愁恰恰是春运背后的驱动力。
什么是乡愁?有人说乡愁就是能触摸儿时的景物,能和家乡的亲朋交流。对我这样的人来说,家里已经拆迁了,能回家跟妈妈吃上一顿饭,也能一解乡愁。但是这些回答,似乎把乡愁都当作一种情怀,乡愁真的仅仅是一种情怀吗?
我想通过下面这个故事,来讲乡愁不仅是一种情怀,也是一种文化力量。
故事的主人公是秦军校,老家在河南三门峡陕县(注:现为三门峡市陕州区),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人文摄影家。
现在,他居住在深圳,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人、出版商。在深圳打拼的这些年,他时常回家探望亲人,也就不断地用镜头记录下家乡风貌的变迁。
2010年,他把近20年拍摄的作品集结成册,出版了《地坑窑院——中国人最后的“穴居”式民居》。
他在自序中写道:“我对窑洞是有情结的。我爷爷在陕县大营村秦家庄就有一座地坑窑院,我小时候经常由父母从市里带回到这里度过寒暑假。现在回忆起来,我清晰记得,我家从窑坡到窑院,四周全是枣树。”
书中以大量的纪实性作品,记录了地坑窑院这样一种独特类型的乡土建筑,以及相关的风土生活。翻遍全书,能真切地感受到书中弥漫着深深的对故乡的眷念、对乡土建筑即将消失的一种无奈,以及对乡土文化一种独特的惜别。
我也是在这本书里第一次认识这样的建筑类型,是平地挖下一个院子,再展开一个穴居式的生活,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民俗建筑。乡亲们在窑洞上活动、交流,包括婚丧嫁娶、乔迁,都成了这个乡村非常有仪式性的一个活动。他的作品中更有记录家乡的老人、生活的器物等。
这本书出版前就请了两个人为他写序,一个是台湾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夏铸九教授,还有我本人。
夏教授在序言里说:“河南三门峡陕县地坑窑院与台湾合院,都应该是文化的保存对象,子子孙孙永实用,他们更应该是现代建筑师反思的起点,让我们珍惜、学习。秦先生所提供的文本,更让我们认识到河南三门峡地坑窑院的保存价值。蓦然回首,在这里,我们看见了自己”。
我写到,“军校在拍摄地坑窑院中看似记录建筑环境,实则紧紧扣住对乡土文化的关注,对人文地理的纪实,力求唤起社会对地坑窑院及其背后乡土文化的研究和重视,这也是军校对故乡思念的一次集中呈现”。
秦军校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化人,游走在深圳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及全国,经营着他的文化产业,显然,他这种乡愁是无法再回去了。但是他能把这种乡愁化作一种力量,以这样一个建筑人类学的纪实作品呈献给大家,使他的乡愁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力量,并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乡土文化保护的重视。我想这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,也成就了他乡愁的意义。王伟强
——王伟强
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副所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