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,有着“金声玉振、铁嗓钢喉”美誉的曾昭娟,携新编古装评剧《赵锦棠》登上了长安大戏院的舞台,为首都观众献上了一台艺术水准极高的精品大戏。该剧曾于2012年参赛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,并荣获“优秀剧目”、“优秀表演奖”榜首,被戏曲专家们赞誉为“发展经典”的典范剧目。而主演曾昭娟酣畅淋漓的唱腔、戏腻婉约的表演、端庄秀美的扮相着实让北京的戏迷过了一把瘾,二个多小时的演出,京城戏迷鼓掌叫好近百次,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!
《赵锦棠》改编自评剧“花派”代表剧目《朱痕记》。讲述的是唐代,朱春登替叔父出征前夕,被觊觎家产的婶母宋氏的内侄宋成推下山崖,妻子赵锦棠照顾婆婆流落他乡,并最终等得朱春登立功归来,阖家团聚的故事。饰演赵锦棠的曾昭娟作为新时期评剧的领军人物,曾拜评剧大师、评剧花派创始人花淑兰为师,并将花淑兰的代表剧目《朱痕记》原汁原味地继承了下来。为了让老师的这部代表作更加适应时代和观众的需求,曾昭娟根据自己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对剧中人物的感悟和认知,及多年来研习花派艺术的舞台实践,决定在继承“花派”的基础上依据自身艺术特点,创作全新的剧目《赵锦棠》。
在演出前,记者采访到了曾昭娟,她一边化妆,一边在吃药,原来,在演出的前几天,因为空气中的飞絮,导致曾昭娟皮肤过敏。满脸红肿,但为了不耽误演出,几天来,曾昭娟除了打脱敏针,还要坚持练功,记者说,完全可以等治好了脸再演,曾昭娟说:“对于戏曲演员来讲,戏比天大是我们心中的底线,为了给观众演好戏,自己遭点罪算不了什么!”
虽然是带病上阵,但曾昭娟当晚的演出可谓丝丝入扣,精彩异常。甫一开场,一句“忽听得婶娘一声唤”的首次亮相,便赢得全场观众震耳欲聋的碰头彩。“磨房”、“席棚”两折,更是体现了曾昭娟“金声玉振、铁嗓钢喉”的艺术特点。从磨房时的如泣如诉,呜咽婉转,到席棚时的响遏行云,让我们看到了曾昭娟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,演出结束后,观众久久不肯离去,戏迷们不约而同地聚到台前,用鲜花和掌声祝贺演出成功,现场气氛达以爆棚状态。
谢幕后,记者在后台见到曾昭娟,她对记者说,评剧《赵锦棠》此次在北京取得这么好的效果,真的要感谢太多人,首先我要感谢前辈艺术家,把这样好的一出戏传下来,让我有机会把这个经典发扬光大,传承下去。今天在舞台上呈献给大家的《赵锦棠》,同根同源、同血同脉,我们承上启下,继承经典,发展经典,这是一个评剧人的职责,也是我的使命!我还要感谢我的创作团队,感谢剧组所有演职员,是大家的共同拼搏成就了《赵锦棠》,最后,还是要感谢我可敬可爱的戏迷,是他们的支持让我走到今天,是他们的支持,让我坚持在评剧的阵地上继续战斗!当记者问曾昭娟脸还难受吗?曾昭娟爽朗的笑道:“观众的掌声把我的病治好了!”
据悉,在结束二场北京演出后,曾昭娟将继续打磨新剧《红高粱》,这部改编自莫言小说《红高粱》的评剧,也让曾昭娟成为继巩俐、周迅后,戏曲界的第一个“九儿”。 |